10.14.2007

【林博文】伊戰重挫,美國新保守派如喪家之犬


中國時報 2006.12.19 (A14)

 目前是美國新保守派最鬱卒的時候,他們每個人都像喪家之犬一樣,悽惶終日。他們把美國推向伊拉克戰爭,如今慘不忍睹的伊戰使他們身敗名裂,並導致新保守派內訌、分裂。

 十多年前發出「歷史終結論」而轟動學界的日裔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首 揭義旗,公開譴責新保守派。福山是新保守派中學問最好的一個,他的許多論點也許有爭議性,但他很認真地做學問、思考問題,現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 研究院教國際政治經濟,最近出了一本書叫《美國在十字路口:民主、權力和新保派的遺產》。這個在美國出生長大的第三代日裔學者很後悔 當年主戰,公開表示懺悔,並不惜和過去的新保守派戰友決裂。

 新保守派的「崇高目標」是要以美國的「硬實力」hard power來改造世界,在各地散布民主自由的種子,建立美式民主國家。新保守主義並非直接脫胎於傳統的保守主義,而是從自由主義陣營出走,自立門戶。新保守主義的發展歷程曾出現三次高潮:第一次在六年代末、七年代初;第二次是八年代初雷根上台後,最近去世的政治學者、前駐聯合國大使珍.寇派屈克就 是在此期間脫離民主黨而投向新保守派;第三次即為九年代中期,新保守派開始進行內部整合,鞏固力量,迎接小布希當政,而出現新保守派最風光的時代。

 新保守派在九年代即把注意力集中於伊拉克,他們認為哈珊必須下台,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實施民主政治的最佳場所。新保守派的靈魂人物,曾在雷根時代做過助 理國防部長的李察.裴爾Richard Perle於九年代創立新保守派智庫「新美國世紀計畫」,積極鼓吹推翻哈珊,並夥同伍夫維茲、倫斯斐等一批新保守派上書柯林頓要求侵伊,但小柯不理他們。

 布希上台後不久即任命綽號「黑暗王子」Prince of Darkness的裴爾出任五角大廈「國防政諮詢委員會」主席。二○○三年二月裴爾在倫敦一家五星級飯店向《浮華世界》(Vanity Fair)月刊作者大衛.洛斯David Rose狂吹說,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推動民主改革的最佳候選國,哈珊一垮台,整個中東都會受益,伊朗和敘利亞也會跟著改變。裴爾意氣風發地預測了「光明的未來」。

 今年十月,洛斯又找到裴爾。「黑暗王子」和三年前判若兩人,一直罵布希團隊無能、失調。裴爾說沒想到伊戰會演變成這個樣子,早知如此,他就不會力主侵伊; 又說伊拉克很可能變成無政府狀態的亂邦。另一個新保守派大將、與倫斯私交極好的坎尼斯.艾德曼Kenneth Adelman於二○○二年二月在《華盛頓郵報》撰文說:「摧毀哈珊的武力和解放伊拉克將是輕而易舉的事Cakewalk)」。他使用Cakewalk這個字眼,在當時頗為轟動,在今天則成為笑柄。

 曾在雷根政府做過官的艾德曼說,他原本以為布希的國安團隊是杜魯門時代以來最能幹的人馬,結果這支團隊竟變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無能的組合。對莎士比亞戲劇頗有研究的艾德曼說,布希國安團隊就個人來說,每一個人都無能;就團體而言,則出現功能障礙。

 專門研究國家領導人與戰略決策關係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團隊研究院教授伊略特.柯亨Eliot Cohen,數年前寫了一本領導人與戰略的書獲布希團隊激賞,他也是主張侵伊的新保守派,但這一陣子十分悲觀。他說美國正走向一個「非常黑暗的世界」,伊戰對美國和全世界的長遠影響太大了。

 為布希撰寫演講稿而發明「邪惡軸心」一詞的大衛.傅倫David Frum、柯林頓時代的中央情報局局長傑姆斯.伍西James Woolsey)「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中東問題專家丹妮爾.普雷卡Danielle Pletka和「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法蘭克.加夫尼Frank Gaffney等新保守派,一談到伊拉克情勢,不是破口大罵就垂頭喪氣。有些人認為出兵侵伊是錯的,有些人則堅持侵伊沒錯,錯在執行過程出了大錯,而禍 首是剛愎自用的倫斯斐。曾任職國防部並會說阿拉伯語和波斯話、現任職「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麥可.魯賓Michael Rubin表示,布希應對整個「慘敗」(Fiasco)負最大責任。

 過去五十多年來美國從未出現過像新保守派那樣以狹隘的意識和狂熱的單邊主義主宰美國對外政策的小集團。在朝的和在野的新保守派以「反恐」為名,找到了落實其黷武政策藉口,其結果是大災難。艾德曼說,新保守派所引以自豪的已告破產;傅倫則說每個人都是輸家,贏家只有一個,那就是提出「文明衝突論」的杭廷頓。

No comments: